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风建设» 学风研究
[返回]
     发布时间:2017-11-25     浏览:

“网文”算不算科研成果

    据《中国教育报》讯,浙江大学近日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将“网文”(即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这个“新鲜事物”顿时引发国内各方讨论。放眼全球,可以发现,“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学者大声呼吁

    2015年,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创始人、牛津大学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等人撰文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对于一个学者的评价主要基于其个人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论文。但悲哀的是,大部分论文没有影响到当下公共政策的讨论与制定,甚至在学术圈内,有些论文经发表后也存在无人引用和阅读的尴尬。

    为何学术论文难以影响公共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员没有阅读学术论文的习惯,更何况论文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动辄几十页的长度,足以打消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大部分被出版商垄断,除非花巨资购买,否则接触不到。如果学者想影响公共政策,就必须考虑对他们而言相对陌生的社交媒体。但目前的职称晋升体系却不支持这一做法,在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仍然是考核教师的核心指标。

    同样,2016年,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教授艾米·斯嘉丽认为,在美国,许多议题日益引起公众注意,从前几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最近的特朗普崛起、“黑命贵运动”等,不一而足。这些议题都有其社会根源,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予以解释,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问题是,这些专业知识很难被公众、政客或一线的从业者接触或理解。这要求大学教师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依靠社交媒体发出公众听得懂的声音,并同政策制定者和一线从业者进行合作,以影响社会变革。

  学术协会大力倡议

    阿西特教授和艾米教授等人的观点不仅得到许多社交媒体的肯定,而且对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医学协会、美国人类学协会等学术组织,就大力倡导把“网文”纳入教师晋升和终身教职的评价标准。而这当中影响最大的当数美国社会学协会发布的报告:《什么算数?评价评聘与晋升中的大众传播》。该报告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社会学家被鼓励采取各种传播形式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普通大众,并为解决当前社会问题作出贡献。这要求社会学家走出图书馆,把目光转向各类社交媒体,而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论文发表上。该报告尝试构建了“网文”的三个评价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界定哪种类型的“网文”可以作为大学教师评聘和晋升的材料。根据报告,“网文”主要包括在社交媒体传播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深度的、解释性的社论;对社会现象所作的理论解读,等等。第二个标准是确立“网文”的质量。“网文”有没有经过一个同行评议或类似于同行评议的过程,“网文”的表达有没有切合公众的阅读习惯,“网文”有没有对实践或政策产生启示作用,是评价其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三个标准是衡量“网文”的公共影响力。“网文”阅读量的多少,“网文”有没有被政策制定者、社区群体、工会群体等采纳,是评判“网文”公共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学界对此持一种“乐见其成”的鼓励态度。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认为,大学教授的公共话语作为一种学术服务和影响,应该得到大力鼓励。此外,专注于教育评论的迪夫网站指出,公共学者和思想领袖吸引了媒体、学生和大众的关注,他们的工作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高校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其在社会的影响力,鼓励大学教师在公共媒体发声,把社交媒体纳入终身教职和晋升体系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个别高校先行实践

    在把“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的行动中,一小部分高校开始实践起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教师晋升中,把教师在报纸发表的专栏文章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教师晋升中,把教师发表的专栏文章或科普文章、在国际国内媒体露面并发表的专家意见等,作为一个评价的参考依据;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教师晋升中,也把教师发表的时事通讯,以及在行业杂志、网站发表的文章等,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教师晋升中,把教师在电子杂志和社交媒体发表的文章纳入考评依据。

    高校把“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即便有些高校已把“网文”纳入学术评价的体系之中,但无一例外地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被鼓励的选择,而非强制性要求,非主导性评价方式。另一方面,当前学界对“网文”的认可度并不高,教师创作的意愿并不强。

    虽然面临着巨大挑战,“网文”被个别高校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中,也算是打开了一扇窗。历史地看,大学教师评价体系本身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的。先前一度被排斥的专利、发明、技术转移、软件开发等,如今被绝大多数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所接纳。可以预见,尽管“网文”是“新鲜事物”,但随着相关政策和条例的进一步完善和学界的态度逐渐转变,它将会获得更高的地位,引起更多学人的重视。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科院)

CopyRigh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