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风建设» 学风研究
[返回]
     发布时间:2016-03-29     浏览:

正视盲目崇拜SSCI的“惑”与“祸”

中国社会科学报 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踏实做研究,还是继续疲于奔命冲击发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最近,某大学博士研究生徐烁(化名)正在纠结这一问题。

  “进军”SSCI,在这条路上,徐烁并不孤独。原本仅是检索工具的SSCI为何变身为“指挥棒”?这种崇拜为何一直“高烧不退”?在我国之外,它们的影响力又有几何?

  盲目崇拜导致SSCI成“指挥棒”

  SSCI论文投稿路,徐烁走得并不平坦,已被拒绝过几次,他感到研究兴趣正日渐低落。说到其中原委,他表示,虽然按照学校规定,博士研究生在C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就可申请论文答辩,但为了在未来的应聘和学术道路上胜出,唯有拿出更多“硬件”才能增添砝码,于是,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博士研究生都选择向SSCI收录期刊投稿。

  有些科研管理者和学者认为,“SSCI们”是学术国际化的当然代表,是衡量学术水准的理想标尺。正是这种误解,导致了对它们的崇拜和热捧,将原本只是检索工具的索引系统捧成了学术榜和“指挥棒”。

  这种误解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放大。2009年,《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就撰文提出,专业的学术评价机构将学术国际化与学术评价、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利益联结在一起。它们不停地向人们灌输这样的理念:只有在国际上公认的学术平台发表学术成果,才算步入了国际化的殿堂,才算得到了国际承认。而所谓公认的国际平台,就是几大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

  虽然许多学者撰文对SSCI崇拜等现象提出质疑和批评,然而,“SSCI们”在中国所受的追捧却热度未减。事实上,SSCI收录与具有国际水平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SSCI等收入其中的期刊和论文质量良莠不齐,不能一概而论,不乏处于低区的期刊以“国际化”的招牌,行招摇撞骗之举。

  朱剑告诉记者,收入SSCI的一些论文,确实代表了某些领域的国际一流水平;但这不等于说国际水平的论文(特别是非英语期刊和论文)都被它们一网打尽了,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进入SSCI,只是期刊和论文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是全部,更不是国际化的标准。如将途径之一当作唯一标准,那就错了。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姜春林称,对SSCI等索引的崇拜且热度不减,是考核使然。记者发现,对“SSCI们”的推崇已蔓延到人才招聘、考核乃至院校排名等领域。一些国内高校和院系,将跻身SSCI视作光荣,在成果考核、奖励办法中设定相应规定,对于被SSCI收录论文的作者,给予多少不等的奖励。
  SSCI西方不热 中国热

  在西方学术界内部,各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情况各不相同,“SSCI们”并不是“一路通吃”。

  记者了解到,即使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学者也并不特别在意SSCI,大多仅将其看作辅助工具,很少会以其为标尺来对学者和期刊“论英雄”,而同行评价等则有着较大空间。

  德国学术界对SSCI并不热衷,甚至可以说有些冷淡甚至超脱。德国科隆大学拜占庭学教授克劳迪娅·索德介绍,这可能是两方面原因使然:首先,在人文学科中,学术活动并不会受到如此精确的定量评价;其次,SSCI主要偏重于收录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出版物,而在德国,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均采用德语。

  而在挪威,学者们看重的是一套本国的信息系统,即“挪威当前研究信息系统”。挪威科技大学古典文献学教授斯特凡·瓦尔格伦向记者介绍,挪威学者获得研究资助,凭借的是自己在该系统中所发表成果的信息。瑞典、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也都在参照挪威的经验设计或推行类似系统。

  避免陷入路径依赖

  若干年前,一位国内自然科学期刊主编曾感叹,由于国内学者对SCI过于看重,导致优秀稿件大批量流失。

  学者将自己成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的一流期刊,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都非这条路径不走,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进程,应吸取这样的前车之鉴,理性对待SSCI热,避免将跻身SSCI当作唯一可靠的路径从而陷入路径依赖。

  朱剑也认为,这样的“国际化”会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应选择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路径。在国际学术平台构建方面,如果学术平台是开放的,尊重学术规律和学术传播规律,其所发表的文章具有国际水平,那么,它就是国际平台了。

  “最好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应首先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比如,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著作外译项目,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姜春林如此表示。

 

CopyRigh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