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风建设» 学风研究
[返回]
     发布时间:2016-01-09     浏览:

片面求“量”或将学术引向歧路
论文发表量大、引用率低现象值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报 美国学者林赛·沃斯特在《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一书中剖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商业化所造成的人文学科学术成果管理量化问题,驳斥了用“产量”来证明人文学科学术存在价值的现象。

  “不发表则灭亡”的怪现象亦存在于我国的某些学术研究中。据《2015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26.35余万篇,已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引用率方面,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14次,与世界平均值依然有3.15次的差距。事实上,论文发表量大、引用率低的状况并非只存在于科技论文领域,而是国内学术论文现状的一个缩影。

  如何看待论文的发表数量?如何把握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平衡等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初期及之前,国内高校对论文的发表几乎没有要求。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界逐渐受到SSCI、SCI与核心期刊意识的影响,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发表,这对学术的快速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片面追求论文刊发数量的学术考核倾向越来越明显,其弊端也日渐凸显。

  为核查一个领域新刊发论文的创新力,记者在中国知网以“媒体融合”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15年共收录该领域2423篇文章。记者随机抽取25篇探讨媒体融合路径选择问题的论文做对比分析后发现,从文本内容来看,多数文章都是从制度层面、媒体行业、从业人员自身等方面展开研究,且观点几近雷同。

  对于这种现象,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郝立忠表示,“科研就是创新,科研论文的观点首先必须是新观点。目前国内各种学术文章发表量大、更新快,但一些论文观点重复,充其量只是换个说法或换个角度而已,并没有多少新观点。观点雷同问题产生许多‘学术垃圾’,也造成期刊资源浪费,是目前中国学术最大的问题。抄袭别人的观点或重复自己的观点都要不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去改善。”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将论著的发表量作为评价标准,在某些方面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术机构从制度上把发表数量作为职称评定、学科评估、项目评估的标准。这种简单化的制度使得事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一味追求数量的功利主义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论著的发表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华表示,学术发展在于积累,但现在的许多研究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如此下去,即便发表或出版的成果再多,也很难形成累积性的进步,更谈不上真正的创新。

  片面追求“高产”易致学术不端

  片面追求“高产”对学术和教育事业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当下,学术研究应更注重‘质’,而不是‘量’。”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运峰表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延敏认为,片面地追求“高产”会造成恶性竞争,以数量论英雄,势必会影响学术创新。

  “论文的数量与篇幅,本应由问题及对问题的探讨与论述来决定,但是为了增加数量,分拆论文、拼装论文的现象时常出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讲道。

  熊庆年提出,“当发表论文被异化,管理层单纯依靠论文数量作为衡量单位和个人的学术成绩,就会导致学术泡沫;为了实现个人功利目标而从事学术研究,就会形成浮躁的学风及学术腐败。”

  由于论文发表数量是目前高校发放奖学金的主要评价标准,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不择手段地寻求论文发表门路。相应地,“专业论文发表机构”、“核心期刊论文代发机构”甚是活跃。对此,黄延敏提出,“学生一味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容易招致学术不端,会影响其一生的学术发展道路和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因此,盲目追求论文发表数量的风气,一定要刹住。”

  刘运峰也表示,“为了获得奖学金不惜手段发论文甚至弄虚作假,背离了评奖的目的。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科研态度,发展学术潜力和提高综合素养。”

  探索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有学者认为,高校评教、评奖制度与论文评级制度,都会对高校学术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杨晓玲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应加强对论文学术价值和理论贡献的评价,既要看论文发表的期刊层次,更要通过论文展示、第三方评审等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任何简单化的方式都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学术导向。

  刘运峰提出,“杜绝一味追求‘高产’的浮躁之风的关键就在于优化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破除学术‘GDP崇拜’。”熊庆年还提到,“按出版社级别确定著作的学术水平,值得反思。现在出版机构良莠不齐,有的拿钱就能买书号出书。亟须从制度上探索适合学术发展的评价体系,尤其不能简单量化。应该尊重各学科的学术生产规律,尊重各学科专家的意见。”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刘运峰说,学术第一,应该是一个学者的行为底线和必须坚持的学术操守。宁愿数量少一些,也要坚持质量。只要坐得住“冷板凳”,不写空洞无物、人云亦云的文章,自然就不会再有一味追求数量的问题。

  姜萌提道:“真学者,大多以学术为本位,淡泊名利,以问题和探讨水平决定自己论著的数量。但眼下不乏以学术为敲门砖的伪学者,以利禄为本位,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规则高产多发。我们呼吁更为合理的评价制度,切莫因为过分重视论著数量而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不良后果。”

 

 

CopyRigh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