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风建设» 学风研究
[返回]
     发布时间:2016-01-08     浏览:

求真创新成为学术评价主旋律

中国社会科学报 把握时代脉络 共筑科学评价体系

    求真创新成为学术评价主旋律 

    今天,“学术评价”版迎来了2015年年终盘点。回首过去,学界的认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展望未来,“学术评价”版将以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站在新的起点,本版将沿着时代发展的脉络,继续邀请学界同仁讨论学术评价等相关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搭建中国学术评价的世界话语权交流平台而不断努力。

   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更好更快的发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而集思广益,《中国社会科学报》于2014年4月18日开办了“学术评价”版面。今天,“学术评价”版迎来了2015年年终盘点。回首过去,学界的认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展望未来,“学术评价”版将以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站在新的起点,本版将沿着时代发展的脉络,继续邀请学界同仁讨论学术评价等相关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搭建中国学术评价的世界话语权交流平台而不断努力。

  立足国情

  构筑学术评价“中国话语”

  学术评价体系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等客体进行科学评价的综合制度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

  学者们普遍认为,“学术评价一般具有学术激励功能、学术导向功能和学术监督功能”。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航者、风向标、助推器,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处于中枢地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樊建新认为,导向鲜明、编制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会极大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极大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进而极大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因此,学术评价是为哲学社会科学“定标准、立规矩、树导向”的工作,属于典型的“顶层设计”方面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评价指标建设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青果认为,“指标体系可能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特殊性。”人文科学在决策性、时效性和对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力方面与社会科学存在差距,因此要因学科特色,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同时,评价指标应该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一旦建立起来就要接受行内行外的检验,在设定分值和追踪指标上都需要着重考虑其是否科学与合理。

  除了指标体系之外,学术评价也不可缺少争鸣视域,而学术争鸣更应以“理性”见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认为,现行的基于内容和形式的学术评价基本上都“钟情”于量化标准,却忽视了很难精确量化的学术争鸣的方式。他建议,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辨清且未被同行普遍认可的创新成果,必须在不断的争鸣中为学术界所认识,而不应根据简单的量化评价作出结论。“理不辨不明,通过学术争鸣可以去伪存真,促进学术发展。”

  构建科学、权威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世界社会科学的舞台上,构建立得住、叫得响和有实践功效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项繁杂且困难的系统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雅林认为,“构建‘中国话语’首先要体现在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要站在人类文明最高平台上去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虽然我们确立了中西兼容互补的原则,但真正从话语语言层面将两者统一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为此从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首先是本土概念的提升;其次是西方概念的中国涵化;最后是对‘草根’话语的提炼。”

  求真重质

  做好期刊评价和图书评价工作

  学术著作和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承和传播的两种主要载体形式,科学合理的图书评价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也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与环节之一,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构建科学的学术著作评价体系亟须走出三个误区,第一就是在职称评审中重论文轻著作;第二就是在著作评判中重社会评价轻同行评价;第三是著作出版社上重级别轻分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海认为,“判定一部学术著作水平高低、质量优劣,不能只看其社会评价高不高、市场反应热不热、发行数量多不多,关键是要看这部学术著作真正在本学科的学术价值高不高,是否在某一学术问题上具有突破意义,是否能够带动学科发展,是否有效呼应了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总编辑胡政平认为,现有的评价其实并不是一种原评价,而是学术成果发表后已经传播到学术界和社会、与读者见面后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端显而易见,如果后期评价认为一项学术成果是低劣的、甚至毫无价值的,那么此时它的负面影响就已经发生了。因此,他提倡首先要做好学术成果刊发前的“初始评价”,即“学术人完成的学术成果在进入正规学术平台与读者见面前的第一次评价”。“初始评价”的前提是建立 “一个严格的初始评价程序,即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用稿标准,使公开发表的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于图书评价问题,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郭锐从图书评价市场化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他指出,当前中国学术图书评价市场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售书网站自带市场化浓重的图书评价系统、数据大多源自销售终端的图书排行榜、商业宣传性质的图书评价发展迅速。郭锐认为,市场化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表现为:立体化的分类呈现学术图书的基本及附加信息;及时更新国内外各类学术图书的出版及热销状态;为读者提供直接参与学术图书评价的网络化平台。同时,学术图书评价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学术图书评价专业性难获保障;学术图书评价功利化因素加重;国内学术环境承受压力较大等。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图书市场化有利的一面,郭锐认为,必须整合评价体系,促进评价规划化,同时完善评价主体,确保评价专业化,最后建立监督体系,规避评价功利化。

  针对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单位自立标准,把学术期刊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并以此评价学术成果含金量的“以刊鉴文”的诟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李己华认为,要扭转这种有失偏颇、弊端较多的现象,关键是去掉学术期刊的“行政化帽子”。“在去‘行政化帽子’的同时还要用好学术期刊评价的两把‘尺子’即规范期刊出版的标准和学术创新的标准,只有用这两把尺子衡量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定性分析应成为文献计量分析的重要、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对于如何对学术期刊进行定性分析,李己华认为要做到五个方面:第一,栏目设计的独创性,期刊要有鲜明的特色,避免千刊一面;第二,期刊要有学术研究的引领性;第三,指导实践的深入性,期刊作为传播载体要有“问题意识”,要成为学术理论联系实际、学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第四,编校印制的规范性;第五,文本传播的国际性。

  创新智库评价体系

  体现资政、启智功能

  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智库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15年1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在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掌握智库评价的话语权。环顾世界,目前尚没有普遍公认的、公正合理的智库评价体系,这为我们构建智库评价体系、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会上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作为中国评价机构推出的首份全球智库报告,在全球智库评价体系构建中发出了中国声音,增强了我国智库评价的国际话语权。课题组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切合智库的工作流程,从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方面进行分析,指标覆盖面非常广泛。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研究员Dr Pascal Abb认为,“通过评价智库本身的工作如何,还能够帮助决策者确认:哪些智库的建议值得采纳,哪些研究成果可以最有效地弥补政策中的短板。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评价中心制作、公布了这样一个智库排名,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益的工作。”

  智库研究成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发挥着资政、启智等重要作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绍辉认为,进入决策是智库研究成果的最终“出路”,评价此类研究成果,容易基于进入决策层的层级高低来判断。这种简单化的行政化评价操作简单,但无法真正区分此类研究成果的优劣甚或创新程度。对于智库研究成果进入决策的情况,在评价时要进行细分,即“是预先进行研究进而引起领导和部门关注然后进入决策,还是决策者交办任务后研究者再进行研究,二者的性质和作用完全不同”,在评价时要区别对待。

  相较于欧美各国,我国智库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评价标准不规范、评价方式欠科学等一些问题。为此,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刘亮对智库评价标准作出一些尝试,他以目标与管理、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作为一级指标,选取20个下级指标,并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中,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居于权重比例的前两位,显示了新型智库在“资政”、“启智”方面的重要作用。ANP确定的指标体现了新型智库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引导研究成果更加注重介入决策过程,贴近社会大众。对于智库成果评价,何绍辉认为,可根据智库研究成果表述形式及其成果反馈类型的不同,建立健全智库研究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对智库研究成果进行精准评价,包括精准评价领导批示成果,精准评价进入决策成果,精准评价舆论引领成果等内容。

  在过去的2015年,我们始终关注着学界对期刊评价、图书评价以及智库评价等相关问题的讨论,无论是作者来稿还是读者反馈,都让我们受益良多。在2016年,“学术评价”版将以新的方式继续关注这些话题,并努力挖掘隐含在其中的新问题,以飨读者。

 

CopyRigh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