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风建设» 学风动态
[返回]
     发布时间:2016-03-17     浏览:

政协委员有话说:经费怎么管?成果怎么评?学术怎么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 钱锺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今日的学术环境距离彼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学者做学问的条件不断改善,同时也看到,创新氛围不足、外部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到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土壤。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学者无疑是对学术环境体会最深、寄望最为迫切的群体。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在今年“两会”上,政协社会科学界的委员就如何优化学术环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展开了热烈的大讨论。

  “两会”期间,社会科学界的76名委员还联名发起了一份《关于改革和创新社会科学领域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提案》,呼吁遵循社会科学经费使用规律,简化报销制度,加强审核监督。

  经费怎么管理?

  委员呼吁承认智力付出

  在做学问之外,很多学者都有被填表格、报销票据搞得不胜其烦的经历。研究人员普遍反映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僵化繁琐,存在不合理之处,难以激发研究热情,经费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弱化,不利于学术研究工作。

  多位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出,尊重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承认其智力付出,明确科研经费中用于智力报偿的部分。至于智力报偿在科研经费中占多大比例较为合理,则需进一步商榷,或可先试点推行,在探索中将标准细化。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树声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表明大家对于这一精神的积极拥护。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出台了有关条例,肯定自然科学领域科研人员研发中的脑力劳动。社会科学领域也应把这一问题提上日程”。

  “承认智力付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造假充数、冒领经费等不正之风的滋生。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学者的自律。既然选择了学术研究这条路,就要静下心来,守住底线,扎实做研究,为时代留下些好的东西。”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说。

  除肯定智力报偿外,委员们还呼吁简化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大家反映,现行经费管理制度限制过多。委员们建议将科研经费管理从防范和“卡”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加大科研经费自主使用的力度,简化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正是此次社科界委员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联名提案的执笔人。他说,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着的人类社会,科研计划难以完全做到程式化设计。科研经费的预算应允许有较大的调整幅度,并允许跨年度使用。在无法使用公务卡的基层地区以及调研劳务支出,应允许科研人员采取经费包干使用方式。应尊重学者的自律精神,砍掉不必要的报销单据和证明,将科研人员真正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科学创新中去。

  有委员提出,目前按照行政级别报销科研经费的情况很不合理,要打破“官本位”,尽快制定去行政化的、有利于学术本身的报销标准,建议按专业技术职称报销经费。

  会上,委员们建议对不同性质的研究采取不同的资助方法,应用研究在前期给足资金,基础研究侧重后期资助。项目设置应多征求学界意见,避免重复。还有委员建议,将大课题的经费分一部分出来资助小课题,多给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机会。

  与此同时,委员们强调,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提高对科研成果目标的审核,在结项鉴定中引进第三方参与,并对经费使用情况予以公示。在给学者“减负”的同时,也要看到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成果;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惩,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科研信用制度。

  成果怎么评价?

  委员建议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量化评价,将核心期刊置于评价的中心,委员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学者静心科研,出大成果。委员们认为,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评价标准不应该“一刀切”,而应按照科学本身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需要围绕出成果、出人才进行改革完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社会科学领域既要有短平快的科研成果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聪明才智,也要鼓励科研人员甘于坐冷板凳,静心研究,对重大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要有重大战略研究成果产出,能够产生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思想理论家。按照这样的要求,科研评价、科研经费等涉及科研制度的一系列规定,都需要创新完善。”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方立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表示,并不否认核心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但是过分强调核心期刊,容易导致空心化、碎片化、形式主义、为学术而学术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渐渐大家只看在什么刊物发表,而不看发表什么内容,惯于短平快成了最大的学术生态,这与真正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毫无关系。并且,核心期刊数量毕竟有限,发文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窘迫,非常不利于青年学者的成长。他提出,应当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将一部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术共同体,制定符合本学科实际的评价标准;同时,与适当的量化相结合,二者形成互补。侯欣一委员也呼吁,要加强高校中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在学术评价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关于评奖,委员们有话说。有委员提出,按照现行的评价制度,成果当年出来,当年或次年就参加评奖,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出真正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建议留有5—10年的沉淀期,逐渐看出成果的真正品质。还有委员建议减少评奖,奖项严格评审、少而精。

  学术怎么创新?

  学者需要宽松友好的环境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界众望所归,也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大课题。对此,委员们各抒己见。

  有委员提出,思想的相互激荡很重要,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碰撞,不断孕育新的思想。有委员认为,应当允许人文基础学科学者进行长时段的扎实研究,改变短期考量的方式。有委员呼吁,把做学问的时间还给学者。

  “俞正声主席在政协工作报告中谈到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问题。学术环境也应该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迫切需要缓解对科研人员的束缚,激发创新精神。我们的科研制度一方面既要有效监督权力,对权力进行必要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其创造性。科研管理应当在约束与激励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郝树声委员说。

  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成果转化。多位委员提出,应当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科研成果,发挥社会科学服务决策、服务社会的作用。对于政府部门委托的横向课题,可以按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思路定性,列入政府公共服务预算。

  侯欣一委员建议,改变目前以项目制为主的科研组织方式,增加学者自主选题的分量。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部委每年都公布大量的项目,组织学者申报,未来可以在保留项目中提高自选项目的数量。他还提出,一定要尊重学术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给学者营造宽松的氛围,避免短期刺激式发展。

  王子豪委员建议健全社会科学奖励体系设置。他说,目前很多省、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奖励制度,应该积极推动国家奖励制度的建立。对于奖励本身,也要加大科学性,总结异地评审等好的评奖经验,更好地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有委员提出,智库研究大多是问题导向的战略性研究,与一般社科研究的方式有所区别,建议单独设立智库研究专项基金。此外,智库研究应当坚持成果导向,要根据智库研究特点形成智库研究评价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让社科界委员们既欣慰又期待。“一分规定,九分落实”。委员们呼吁相关部门把这一指导意见真正落在实处,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人员,完善科研管理方式,充分释放科研创新能力,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优良的、宽松的、友好的环境。

 

CopyRigh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