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科研工作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返回]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08-01-29    浏览:

我校召开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科研工作会

    1月23日下午,我校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科研工作会在行政楼222召开,刘亚副校长对我校2007年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对我校2008年科研工作进行认真的部署和安排;科研处处长叶文楼就我校申报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科研处副处长张瑞就如何更好地使用学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解释;与会的各院系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科研秘书和科研处全体人员,就我校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科研处处长叶文楼主持会议。

 

凝炼研究方向 科研硕果喜人  

 

    刘亚副校长在讲话中,从“重要工作理念”、“ 重要工作方法”、“ 重要工作成果”三个方面对2007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我校2007年科研工作取得重大成绩:

 

  

    科研方向进一步凝炼。2007年,我校科研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积极引导凝练科研方向,提出了凝练科研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了以凝练的科研方向为主导的校内重大课题招投标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力建设和拓宽科研平台。WTO研究院张汉林院长申报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重大项目招标中中标,是我校迄今为止在全国社科规划办获得的第一项重大项目。目前WTO研究院已着手启动迎接第二次评估的相关准备工作。

    我校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3年来积极努力地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在2007年12月接受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社科办的联合检查验收中,获得了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肯定和优秀评价。

实体性和非实体性科研平台进一步拓宽。在体现我校科研比较优势的领域,积极支持各学院办非实体性科研平台,支持建立跨学科、跨校内外、跨国内外的新的科研平台,体现了我校对科研资源整合的理念。

    采取新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技术管理研究中心”。此外,还新成立了2个非实体性研究中心: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经贸学院)和行业协会研究中心(公管学院)。

    我校获得北京社科项目二级管理单位授权,这既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我校科研管理工作所做成绩的肯定和信任,也充分反映出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服务北京方面作出了独特的智力贡献,意味着我校对于加强北京市项目的申报立项、日常管理、鉴定结项以及方便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开展学术研究等工作,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申报科研课题成功率再创新高。2007年我校申报的高层次科研课题收获颇丰,其中纵向课题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9项,教育部12项,其他5项),横向课题40项。共获科研经费超过950万元,比去年增长91.2%。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新来校工作的博士教师在科研课题的申报上暂露头角,全校申报成功的课题分布的面更宽更广,这意味着我校各院系整体科研实力的大幅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今年获得的科研经费虽不能和理工科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相比,但已经逼近财经类顶级大学的水平,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高层次科研获奖又上新台阶。2007年虽然没有其他重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开展评奖活动,但我校林汉川教授(第一作者)等撰写的《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问卷调查报告)》(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荣获了第十二届(200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公认的我国经济学界最高奖。林汉川教授此次获奖,是我校继王林生教授1983年首届获此奖后的又一殊荣。

    校级课题立项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共收到校级课题申报85项,其中重大课题1项,一般课题48项,新进教师科研启动项目36项。经过认真的初审后,委托高校社会科学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对符合申报条件的课题进行通讯评审,回收后组织我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委员对所有符合要求的课题进行会议评审,最终确立重大课题1项,一般课题15项,新引进教师科研启动项目36项。校级科研项目的推进为培育获得高层次科研课题立项新的增长点打下了良好基础。在2007年的科研评审中,我们注意强调一要质量工程,要求出精品,二要注意对学术新苗的培育,全年仅对教师校内科研立项的资助经费就达59.3万元。

    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我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32篇,同比增长20.6%,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382篇,同比增长20.5%,被SCI、SSCI、EI、A&HCIHE、ISTP收录的有16篇,均为历年之最;出版著作272部,同比增长18.3%,其中专著74部,同比增长45.1%。

    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资助学院和研究单位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及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对开阔我校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我校共举办了21个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其中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举办的有9个;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422人次。

    大力倡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卓有成效。科研处与团委、研究生部及国际经济研究院、金融学院等联合举办了70多次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拓宽了我校师生的视野。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精神,科研处进一步加大了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和资助力度。2007年投入17.4万元资助研究生科研活动,包括科研立项、GS学术节、编撰《研究生论坛》、举办学术竞赛、进行科研奖励等,比上年增长25.2%。此外用于支持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投入达16.2万元,包括举办学术讲座、实践活动、科研立项等。其中,2007年本科生科研立项126项,同比增长10.5%,课题成员533人,同比增长52.6 %,经费投入10.7万元,同比增长20.2%,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我校2007年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术和研究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刘亚副校长对所有为我校2007年科研工作付出汗水和努力的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

 

强化工作理念 改善工作方法

 

    刘亚副校长指出,2007年的丰硕科研成绩的获得,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我校的科研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无关系。

    刘亚副校长指出,几年来,根据我们的体会,科研工作要有三个理念,即科研服务于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科研服务于社会。作为一所大学,至少需要具备三大功能,人才培养,创造新知、服务社会。还有人认为,大学还须具备学术交流的功能。不管如何,科研对大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工作搞好了,可以有力地支撑我们的人才培养,可以确保我们的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看,科研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科点是一所大学的塔尖部分,学科点的高度决定一所大学的高度,而科研和教学是支撑一所大学的两根基柱,只有科研和教学这两根“罗马柱”越坚实粗壮,学校才能越稳固。对我校而言,短板是高层次的学科点和高层次的科研教学成果,所以科研工作必须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服务。

科研要着力服务于社会。我校科研的鲜明特征是应用性研究。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土壤,要扬己之长,多搞应用性研究,为中国政府和首都北京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亚副校长指出,2007年我校科研工作方法可归纳为两点:对内加强服务,对外加强沟通和宣传。加强对内服务与对外宣传沟通,主要体现在科研处对课题申报者进行的大量技术性指导,体现在项目申报、搭建平台和有关政策的信息服务上。2007年科研处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的申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有关这方面工作的政策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个部门和院系。更难更可贵的是,科研处能主动出击,善于捕捉机会,对有关的信息及时跟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能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授予的社科项目二级管理单位,完全是多年努力工作的结果。

 

落实规划要求,完善运行机制  确保08年再夺佳绩

 

    刘亚副校长对我校2008年科研工作进行认真的部署和安排,指出2008年我校科研工作将围绕两大重点展开,一是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对科研工作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科研运行机制。

    如何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对科研工作的要求,刘亚副校长提出四项要求:“明方向”、“上质量”、“搭平台”、“建团队”。2008年科研要进一步凝炼方向,要以凝练的科研方向为主导,要有品牌意识;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要继续抓好国际合作研究平台、省部级基地和校级基地的建设工作,要摈弃过去单打独斗式的研究习惯,整合校内外乃至国内外资源,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对于进一步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刘亚副校长指出,要进一步打通沟通渠道,更好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要拉开对科研奖励的力度,加大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和获奖奖项的奖励力度。

    刘亚副校长号召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再接再厉,力争2008年科研工作继续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实现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进。

    随后,科研处处长叶文楼就我校申报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科研处赵菁就申报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细节问题作了耐心的说明;科研处副处长张瑞就如何更好地使用学校科研信息平台进行了解释;与会的各院系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科研秘书和科研处全体人员,就我校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