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我校召开科研工作研讨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返回]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06-12-29    浏览:

 加强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我校召开科研工作研讨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科研工作研讨会于12月27日下午3:00—5:30在诚信楼1218室召开。校长陈准民、副校长刘亚出席会议。各院(系、部)院长(主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科研秘书及科研处全体成员与会。会议由科研处处长叶文楼主持。 
   会上,校长陈准民、副校长刘亚分别讲话;科研处处长叶文楼就我校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征集工作及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做了布置,并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管理交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我校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等向与会者做了解释与说明;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介绍了国际商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经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树林教授介绍了高层次科研课题申报及研究的体会;外语学院院长杨言洪、金融学院院长吴军、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华晓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冷柏军、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范黎波、信息学院院长陈进、英语学院副院长王关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负责人戴长征等与会人员就学术研究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我校学术交流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思路及对我校科研发展的建议等问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保持优势  再上层楼

    陈准民校长在讲话时指出:本次科研工作研讨会求真务实,开得很及时。在学校本科评建结束后,学校各单位都加大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力度,在此时召开科研工作研讨会,适逢其时,意义重大。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各方面的支撑,特别是科研工作的支撑。

    陈准民校长指出,要搞好科研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做好规划。凡事“先谋而后动”。这几年国际商学院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谋,认真规划,各个院系要认真向他们学习。要作好规划,资源配置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特别是新成立的几个院系,需要多下功夫,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学术主攻方向,突出重点。第二,队伍建设。搞科研工作,离不开人才。要通过内培外引,不断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同时要注意围绕学科建设引进人才,注意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之间的结合。第三,政策激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政策激励上,商学院没有像撒胡椒面一样搞平均主义,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的好、用的巧。第四,加强组织。科研工作突出的学院,其组织作用体现的十分鲜明。院系领导要起到组织协调作用、院系各个专家要发挥带头和核心作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要发挥服务作用。在如何组织全校的科研工作,尤其是跨院系、跨学科的组织,实现集体学术攻关上,还需要认真思考。第五,完善服务。在科研课题的申报上,科研处工作很到位,信息发布快速及时,组织申报工作尽心尽力。但是,光有科研处的工作还不够,各个院系都要像科研处一样,尽力做好服务。第六,加强宣传。科研工作,首先需要练好内功,但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和相关方面的沟通,注意推介,善于造势。第七,提升层次。这几年,我校科研工作在量上增长很快,下一步,我们要在保证量的继续增长的前提下,注意提升档次。第八,注意规范。科研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要注意学术规范、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每一个搞科研的老师,不仅要独善其身,遵循科研规律,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同时也要带动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团队、合作者,严把规范关,不断推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陈准民校长指出,2006年我校的科研工作很有成绩,这为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我校全体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科研成果,为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继往开来  乘势而上

    刘亚副校长在讲话中对我校2006年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07年科研工作做了部署。他对我校为2006年科研工作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全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对科研处在2006年全校科研工作中发挥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召开科研工作研讨会议,其意义可以用“继往开来”四个字来概括。他说,我校2006年的重头戏是本科评建和“十五”“211”工程验收,但我们并未因此而忽视或放松科研工作。为了使本科评建工作不影响全校科研工作,科研处勇挑重担、独立作战、工作非常积极主动,在强调科研工作必须服务教学、服务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刘亚副校长指出,我校2006年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9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创历史新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各类横向课题32项,这些课题给我校带来了449.66万元的科研经费。全校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1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育部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5项、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第14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3项。我校教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共236篇,其中13篇文章被SSCI收录。这些辉煌成果的取得,是我校全体教师、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何在保持2006年科研强劲势头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刘亚副校长强调:要作好五个方面工作。第一,抓质量,即抓好科研成果的质量,要争取拿高层次的课题,提高发表刊物的层次,扩大社会影响。第二,抓制度,即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奖励制度,适时推出新的管理办法。第三,走出去,即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第四,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发挥协同作战,打造新的科研平台。第五,更多地创造科研成果发表的渠道和窗口。

    科研处处长叶文楼就我校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征集工作及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做了布置,并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管理交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我校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等,向与会者做了解释与说明。

交流经验  促进发展

    张新民院长在介绍国际商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经验时说,2006年是国际商学院科研收获颇丰的一年。我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获得这些科研项目的数量若与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商学院做横向比较,已相差不多。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商学院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与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指导密不可分。

    他说,最近几年商学院科研工作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六点:一,紧紧围绕学科建设,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白,引进人才必须与本院发展方向相一致。二,强调研究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规律,科研工作也不例外。从课题申报、研究成果的产出,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强调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的通力合作。三,以人为本。我院从2001年开始,为教师出版学术专著进行资金支持。已经连续出版了4期,今年支持出版的学术专著是10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我院获得的课题立项和奖励共17人次,其中5人次是原有人才贡献,其他12人次全是引进人才所创造,在这方面,林汉川教授起了核心贡献作用。引进人才大多数科研优势很突出,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五,科研奖励措施比较得当。我们经过横向比较,并参照其他院系的科研奖励办法,出台了我院的科研奖励规定,这一规定在奖励力度上是比较突出的。2006年我院用于科研奖励的资金是50万元(不包括支持学术著作出版的资金)。六,组织得力。在科研上,组织与不组织,效果大不一样。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同时注意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因为科研项目有一个研究周期的限制,今年申请了项目,很可能明年就不能申请,这时就需要另一个人再去申请其他课题。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每年科研的产出“东方不亮西方亮”,每年有收获。同时,对学院对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的支持也不可忽视,我院鼓励和支持每个教师一年当中参加两三次的学术会议。

分享体会   献言献策

     主持多项国家高层次科研课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树林教授用PPT就如何申报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及自己申报中的一些体会,向与会者作了详细介绍,并就其中申请书的撰写、选题应注意的事项做了重点的介绍。他说:选题应符合申请项目资助范围与学科性质、要有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要有学术上的创新性、要发挥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优势。在撰写申请书时,要关注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外语学院院院长杨言洪、金融学院院长吴军、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华晓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冷柏军、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范黎波、信息学院院长陈进、英语学院副院长王关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负责人戴长征等与会人员就学术研究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我校学术交流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思路及对我校科研发展的建议等问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听完各位的讲话和发言后,杨言洪说,今天的会议是一次振奋人心的会议,我深受鼓舞。通过张新民院长的介绍,使我们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差距。我校强调“入主流”,而入主流的标志之一就是纵向重大课题的获得。在这方面,外语学院近年来也小有收获,但我们仍要倍加努力,奋起直追。说到建议,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学术成果的评估体系,在权威、核心期刊的认定上,可否考虑各个学科的特殊因素。金融学院院长吴军说,今天的会议,我很受启发,特别是张新民院长介绍的引进人才与本院的科研工作、学科发展要挂钩。现在我校的本科评建工作已经结束,我校下一步的工作要转移到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来,这是实现我校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转变,继而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重要保证。就我院而言,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科研定位,在此基础上,学院要组织学术团队,集体攻关,力争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教学是教师的重要任务,科研同样也要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落实任务,加强督察,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时他建议要重视学生的科研工作。国际贸易学院副院长冷柏军说,今后我校的科研工作必须避免“各自为战”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横向合作。本学期是我院科研调整期,2007年是我院的科研年。我们将解决好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走出去,加强学术交流。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范黎波说,搞科研工作,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客观的科研评估体系,在国家课题的申报中组织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负责人戴长征强调,科研工作一定要和学院学科建设联系起来,科研工作不等于只抓科研项目,营造科研氛围和搭建科研平台也十分重要。学术专家不等于学术名家,我们应积极探讨相关的推介机制。

    此外,信息学院院长陈进就国家863项目的申请与注意事项、英语学院副院长王关富就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权重界定、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华晓红就人才引进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