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返回]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9    浏览: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二)

题目:精准帮扶政策的多维评估:基于G省B市扶贫实践的经验分析

作者:黄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祝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期刊:《管理世界》2021年第10期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因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点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通过对帮扶政策效果的多维评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G省B市2015~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收集11131户贫困家庭微观追踪数据,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现有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放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随着帮扶政策实施的深入,减贫效应在不同维度贫困上均显著体现。其中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减贫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现有帮扶政策在非收入维度的减贫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帮扶政策等具体帮扶措施对贫困户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减贫效果明显且有针对性,但在改变健康状况的作用较弱。上述多维评估研究为"后脱贫攻坚时代"进一步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题目: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health-related out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level analysis between 2004 and 2017

作者:Peng, Lizhong(西佐治亚大学)、Chen, Jie(佐治亚理工学院)、郭晓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期刊: Health economics 2021年第1期

本文使用2004年至2017年间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的数据,研究美国宏观经济状况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与使用州或国家作为聚集水平的现有研究不同,本研究使用了城市和micropolitan统计区的样本。本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状况恶化与医疗和健康保险覆盖率降低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关联。虽然没有在普通人群中发现商业周期和健康结果之间存在任何强有力的关系,但本文确实发现了少数民族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个人在经济衰退期间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一致证据。此外,有一些提示性证据表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具有反周期性。然而,健康行为的研究结果对于调整多重假设检验并不稳健。

题目:Stochastic differential reinsurance games in diffusion approximation models

作者:罗尚真(北爱荷华大学)、王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祝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期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21年第3期

本文研究了具有再保险控制的两个保险公司之间的非合作和合作随机微分博弈。盈余过程由扩散近似过程建模,保险人可以动态购买再保险(即随时间连续控制漂移和扩散项)。本文考虑两种类型的再保险:成数再保险(QS)和超额损失再保险(XL)。在非合作博弈中,一家保险公司的目标函数是极小化保险公司在达到高目标之前达到低目标的盈余差额的概率,而另一家保险公司的目标函数是极大化这个概率。本文考虑了两个案例:第一种情况下,两家保险公司都购买了XL再保险;在第二种情况下,一家保险公司购买QS再保险,而另一家则购买XL再保险。在某些参数情况下,通过明确地找到值函数和纳什均衡策略来求解博弈。在另一些参数情况下,值函数和纳什均衡策略不存在,我们找到了博弈的上价值函数和下价值函数。我们还建立并求解了一个合作博弈,在该博弈中,两个保险公司共同努力,以极小化在盈余过程达到高目标之前达到低目标的概率。文中给出了数值算例和经济意义。

题目:动态健康冲击下的中老年家庭金融风险评估

作者:张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史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曹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期刊:《财经研究》2022年第1期

尽管健康冲击对家庭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现有研究在健康类型、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结论。文章基于家庭资产负债表,构建包含财务边际和偿付能力在内的家庭金融脆弱性指标来衡量家庭金融风险,并分析了四种健康冲击对中老年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家庭金融脆弱性上升趋势明显,而健康冲击进一步加大了中老年家庭金融脆弱性,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但不同种类健康冲击对中老年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重大疾病对中老年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是其他健康冲击的4 倍。上述效应的传导机制是,健康冲击通过降低家庭收入或增加家庭支出显著提高了中老年家庭金融风险。但不同健康冲击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一般健康冲击主要通过支出增加提高中老年家庭金融风险,而重大疾病通过支出增加和收入减少共同提高中老年家庭金融风险,表明中老年家庭应重点防范重大疾病引发的金融风险。进一步讨论发现,社会医疗保险对提高家庭应对健康风险冲击的作用有限,而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偿付能力,弥补社会医疗保险的不足部分,尤其是重大疾病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大税优型商业健康险的优惠力度,放宽健康险的年龄界限,提高家庭商业医疗险的持有量,强化中老年家庭对健康风险冲击的应对能力,进而降低中老年家庭的金融脆弱水平。

题目:Interaction screening for high-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data via robust hybrid metrics。

作者:熊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潘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期刊: Statistics in Medicine 2021年第40期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高维奇异性数据的交互项筛选方法,混合测度。该测度是基于条件联合分布函数的变异性建立起来的,能够同时测量交互项的大小和方向。它非常稳健,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响应变量,包括连续,离散以及分类变量。我们可以将该测度应用于分类、指标模型、以及泊松回归中的交互筛选。在处理分类时,混合度量能够捕获类别一致的和类别特定的交互效应,为我们提供有关类别信息的全面概述和精准发现。当应对连续响应时,即使信号强度很弱,混合测度也能表现的犹如真实的交互已知一样。为了便于应用,本文进一步提出两阶段方法,并通过详尽的模拟研究和SRBCT数据,表明混合测度相比于其他方法的优越性。

题目:Semiparametric Inference for the Functional Cox Model

作者:郝美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Kin-yat Liu(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徐卫 (多伦多大学), 赵兴球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021年第116期

本文通过研究带有惩罚的偏极大似然函数和假设检验用于分析带有右删失数据的函数型Cox模型的统计推断问题。由于半参数模型的复杂性,研究模型中参数部分和非参数部分的统计推断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此问题,我们构建了带有特殊内积的Sobolev空间,并在此空间得到了一个Bahadur表达式。根据这个表达式,我们得到了非参数部分和参数部分的联合渐近分布,从而可以构造模型中参数的置信区间。此外,我们研究了一个惩罚性的部分似然比检验,得到检验统计量具有Wilks现象,也证明了检验的最优性。

题目:Orthogonal greedy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change point detection

作者:李渊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陈毅恒(香港中文大学)、邱俊业(香港中文大学)、张荣茂(浙江大学)

期刊: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2021年

带有变点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很常见的多元非平稳模型。文章研究了这一非平稳模型带有多个变点时的估计问题,根据模型的结构提出了一个由分组正交贪婪算法(Group orthogonal greedy algorithm)和高维信息准则组成的组合方法可准确、高效地估计模型中的变点位置和其他参数。此方法在数据量很大并且变点结构复杂的情况时仍然保持了好的准确度和较低的计算量。本文首先应用分组正交贪婪算法这一高维变量选择方法进行变点初步筛选为接下来的精确筛选减少计算量,接着提出一个高维信息准则在初步筛选的变点范围里进一步筛选变点最终达到相合性。本文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来检验估计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准确度,并且研究了估计量的理论性质。

题目:Mapping properties of the zero-balanced hypergeometric functions

作者:王利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期刊: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22年第1期

作为欧拉二阶常微分方程的解,超几何函数可以表示大量初等函数;其在单位圆盘内的映射性质研究,不仅从经典分析学角度来看非常有趣,而且与流体力学,特别是Hele-shaw流中的问题相关。本论文揭示正参数(a,b,c)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移位超几何函数的凸阶数;并进而指出移位零平衡超几何函数在单元圆的象域是位于平行于横轴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凸区域。这一结论解决了 Ponnusamy 和 Vuorinen在2001年提出的一个开问题。

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Cancer Screening Awareness and Behavior for People Without a Cancer Diagnosis: Matched Cohort Study

作者:秦磊、张晓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吴岸林(北京大学)、James S Miser、Yen-Lin Liu、Jason C Hsu(台北医学大学)、谢邦昌(台湾辅仁大学)、叶玲珑(厦门大学)

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021年第8期

社交媒体对癌症预防的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极少有文章针对不同癌症类型来研究社交媒体与癌症筛查行为和认知行为的关系。我们利用第五轮美国健康信息国家趋势调查数据库(HINTS)中没有癌症诊断的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数据库中包含三种认知行为(是否听过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HPV疫苗)和四种筛查行为(是否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宫颈癌巴氏检测、乳腺癌和结肠癌检测)。我们发现,虽然社交媒体服务可能会提高普通人群的癌症筛查意识,但在调整社会和经济特征后,并不能改善筛查行为。这些发现加强了我们对社交媒体和癌症信息传播的理解。

题目:由“耻”到“鬼”的视角突变

作者:陈青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期刊:《读书》2022年第2期

20世纪以来,日本一直是域外鲁迅传播与研究的重镇。东京大学的丸尾常喜教授是日本战后鲁迅研究的第二代代表学人之一,其独特的鲁迅阐释体系被学界誉为“丸尾鲁迅”。“丸尾鲁迅”的体系可用“耻”与“鬼”两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前者代表丸尾常喜的早期研究,即强调鲁迅文学的本质是“作为民族的自我批评的文学”,提出鲁迅文学生成的契机是个人及民族的“耻”之意识。后者则是从中国传统的“鬼”观念出发,发现鲁迅文学世界与中国传统民俗的密切关联,从而开辟出阐释鲁迅文学及其思想的崭新路径。这也是“丸尾鲁迅”最富影响力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丸尾鲁迅”从“耻”到“鬼”的研究视角转变并非循序渐进式的,而是在1983年的短短数月间突然出现的。此前学界多关注“丸尾鲁迅”的转变结果,对转变的过程则研究不足。本文以丸尾常喜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鲁迅思想传记『魯迅:花のために腐草となる』(中译名为《明暗之间:鲁迅传》)为着眼点,梳理丸尾常喜对鲁迅“同时代感”的生成与逐渐沦为“错觉”的经纬,结合日本战后鲁迅研究面临转型的历史进程,指明丸尾常喜个人视角的转型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社会左翼革命力量逐渐溃散和“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登场的时代更替密切相关。

题目:图像证史——《鲁迅全集》文前插图的变迁(1938—2005)

作者:黄海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期刊:《文艺争鸣》2021年第11期

各版《鲁迅全集》的编者精心挑选、编排文前插图,既是以此保存史料,纪念鲁迅,也在建构鲁迅的形象。1938年版更多呈现出鲁迅生活化的一面,1958年版注重强调其文学家、革命家的身份,1981年版则更加多元、包容,又增加了鲁迅国际化的一面。而插图的修改史,也是意识形态的变迁史,具体到1981年版,人物插图的恢复、重现以及被裁切,是“平反”及其限度的显现。文前插图与正文一起,见证着历史。

题目:社交媒体中的沉默螺旋:对我国争议性食品安全议题公共表达的实证研究

作者:胥琳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Jiaying Liu(佐治亚大学),Jarim Kim(延世大学),Myoung-Gi Chon(奥本大学)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年第18期

本研究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核心影响因素检验了我国公众对于争议性食品安全议题的态度,以及网民在社交媒体中的公共表达意愿。研究选取了转基因议题和食品添加剂议题,通过在线问卷调研样本1089份,采用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考察了沉默的螺旋中的核心变量孤立恐惧、意见一致性、个体相关度和个体影响对于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意见表达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感知意见不一致性、个体相关度和个体影响等变量在转基因议题中对于网民公共表达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验证了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食品安全议题的适用性及其作用边界,对舆论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题目:重振WTO谈判功能的诸边协议路径探析

作者:屠新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石晓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当前WTO多边贸易谈判举步维艰,2001年发起的多哈回合迄今未能成功结束,且重启希望渺茫。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WTO成员选择参加区域贸易协定,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但也导致了世界贸易规则体系的碎片化,并使WTO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在此情形下,诸边协议模式被认为是改革WTO谈判机制、重振谈判功能的一个现实路径。结合历史和现实来看,诸边协议模式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有利于提升谈判效率,化解全球贸易治理困境。然而,这一模式在实际推行中面临许多质疑和疑虑,导致WTO成员更加偏好WTO外的区域协定而非WTO内的诸边协议。对此,WTO可以考虑制定诸边协议模式的相关管理规则,提高其确定性,增强其合法性,吸引和鼓励更多成员接受和参与诸边协议谈判。

本期内容为保险学院、统计学院、中文学院、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等四所学院近期科研成果,其他学院、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将稍后陆续推出。更多科研动态,欢迎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浏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科学研究专题进一步了解。

供稿:保险学院 统计学院 中文学院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审校:科研处

编辑:张艺洋

审核:刘璇 郭柳希

推送:党委宣传部 UIBE融媒体中心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Y7tJabTbmQPl38CZu62sw